花甲老人的发明梦:专利申清保护方能筑梦

2018-04-26 08:48| 发布者: | 查看: |

 相信大多数人很难把专利申请和农民联系起来。唐志国, 一位老农民,过了花甲之年, 竟有专利申请获得授权了!
专利申请

心中有个发明梦

虽然是农民, 但是唐志国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发明梦想的追求。 他希望自己可以研发出真正属于白己的技术, 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。虽然他文化不高, 可是他在年轻时就喜欢研究, 读各种有关电力、 机器方面的书籍。 那个坚定的信念在他的内心早已扎根发芽 。

改革开放以后, 唐志国开始学着修车, 后来年岁大了转向专査汽车电路,从此开始与电瓶和充电机打交道。 一开始, 他用的充电机变压器是自己缠的, 包括整流器都是自己根据经验找旧件组装的 。 关于电瓶修复机, 多年前他就已研发成功, 只是当时人们多使用汽车, 电瓶车的使用还不是特别广泛, 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,申报专利的想法就放下了。

然而, 当初的梦想就像长了翅膀,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唐志国接触了电动三轮车电瓶, 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想法被放进现实。 于是, 他不分昼夜地实验组装,最终得以完成。

家人的不理解是他心中最大的伤

由于对申报专利不了解, 再加上在农村申报专利的人甚少, 又考虑到家庭经济的原因, 只要唐志国一提申请专利, 他一家人就像炸与馬似地全都反对。 此次申请专利, 他是瞒着全家人的情况下申报的 。

敢于突发奇想是发明的关键

几个月后, 唐志国得知他白己的专利被授权了, 激动的心情是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。 他在信中这样写道, 有人把别人的成功看得挺简单, 道理一说开马上就懂了。 殊不知, 一件平常的事和物要想从根本上了解清楚, 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你一说我就懂,那是学习;你不说我就懂,这是知识。只有把学习来的东西吸收融人白己已有的知识当中去, 这才是自己的知识。 知识都得有一定的理论支持。组织几种理论和技术解决一件同题, 这就是发明 。 发明是灵感的发现、 自己的努力和知识的结晶, 有人一辈子搞发明, 最后落得倾家荡产, 但还是一事无成。 执着的追求固然值得肯定, 但知识的缺乏注定不能成功, 这是不争的事实。 敢于肯定或否定突发奇想或灵感是缘于知识的支撑, 是发明少走弯路的基石, 是成功的关键。

 
<
>
 
QQ在线咨询
售前咨询热线
15999523377
售后服务热线
075532957711
返回顶部